沒有吃過的,就沒資格評價?孟非的餐廳躺槍專欄

餐飲界 / 蔣毅 / 2017-07-02 19:45:00
餐飲行業(yè)這幾天有一件事值得關注,也就是黃粱一孟火鍋店的老板,知名主持人孟非,在接受采訪時,表達“沒有吃過的,沒資格評價自己的餐廳”這個意思,結果被各路媒體曝光出來,引來各路消費者一片責罵。

餐飲行業(yè)這幾天有一件事值得關注,也就是黃粱一孟火鍋店的老板,知名主持人孟非,在接受采訪時,表達“沒有吃過的,沒資格評價自己的餐廳”這個意思,結果被各路媒體曝光出來,引來各路消費者一片責罵,為此,好幾個餐飲同行朋友給我來私信,問我什么意見。

現在網絡上的言論,經常被斷章取義,稍微不注意就可能被誤導,按理說,作為全國知名的主持人,又是當了幾年的餐飲老板(孟非小面),說話應該不至于如此得罪消費者吧?帶著這種好奇,找來孟非接受采訪的原視頻仔細看,然后又點開大眾點評上關于這家火鍋店的評論。

看完以后,我比較同情孟非,因為他所表達的意思應該是被誤讀了,從視頻里面的原話可以看出,孟非所表達的意思是:消費者應該對自己的言論負責,如果要平價一家餐廳,最好是真實的消費以后再去評價,其道理就是只有你使用過一款產品以后,才知道這個產品到底好還是不好,并以支付寶作為例子加以輔助說明。

這段話本身是完全沒問題的,使用過別人的產品以后,再對這個產品做出自己的評價,這是負責任的行為,每一個產品的生產方和銷售方,都會有這樣的訴求,希望能聽到消費者真實的聲音,但為什么這么多人對孟非意見非常大呢?是因為孟非的話傳播出來后,被很多人故意的誤導了。

從孟非的采訪中可以看出,他主要針對的是“某些app平臺”,說這些平臺上的很多言論是不負責任的,因為那些評論的人甚至都沒有吃過自家的東西,怎么能平價呢?但是被報道出來后,變成簡單粗暴的:孟非認為沒有吃過他們家火鍋的,沒資格說他們家的東西貴。

這讓消費者很惱火,因為他們認為你孟非的火鍋店貴不貴,我不用去吃也知道呀,對比一下身邊的普通火鍋店就行了,你毛肚賣幾百塊錢一份,就是貴,這個哪里還需要去店里消費以后才知道?于是一片倒的反懟回去,而完全忽略了這到底是不是孟非所表達的本意。

事實上,餐飲行業(yè)里面一個非常惡劣的情況,就是在一些平臺上,確實存在很多帶有惡意的差評,甚至有專業(yè)的差評師,有些賬號是一些機構喂養(yǎng)的賬號,專門拿這些賬號的差評來達到卑劣的目的;有些賬號的用戶,則經常是沒有理由的到處給差評,找不到原因。

比如我們豪蝦傳每年都會放兩個月的假,但大家如果去翻看我們的評論,就會發(fā)現,每年我們處于關門放假的階段,都會有很多煞有介事的消費評價,甚至還給你配有消費的現場圖片,不知情的還真以為他們是在店里消費以后的反饋,但實際上呢?并非如此。

這些行為是餐飲行業(yè)的普遍現象,幾乎每個注重點評的餐飲老板,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甚至還會遇到很多比這更惡劣的情況,這給我們這些餐飲企業(yè)帶來非常大的困擾,也是所有餐飲老板內心的心病,所以,我特能理解孟非在采訪中所說的那些話,換做其他餐飲老板,估計也會這么說的。

但遺憾的是,作為消費者,聽到被誤導的這些話以后,認為孟非是在故意懟消費者,意思是歧視消費者吃不起他們家的東西,把自己帶入進消費者群體后,就感到自己也受到了傷害,于是大家又成群結隊的反懟回去,最后實際上距離事實真相越來越遠。

那么我怎么看這件事情呢?下面是我的觀點:

我認同孟非所說的“責任論”,作為消費者,要評價一家餐廳,就好比使用一個東西一樣,最好是使用以后再做評價,這樣一方面是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另一方面也是避免自己被誤導,在現在的互聯網上,太多信息是為了追求眼球效應而被故意曲解,我們不應該被這些虛假信息弄的暈頭轉向。

黃粱一孟的味道我確實不能評價,因為我還沒有吃過他們家的菜品,但單就菜品價格來說,與普通的火鍋相比,確實偏貴,甚至貴的有點多,這個不需要消費也可以通過對比做出評價,沒什么問題,但貴是否就代表是錯的?這個不能一概而論,尤其是完全市場經濟情況下,這種價格差異很正常:

超市里的礦泉水一元錢一瓶,在電影院就是五元一瓶,是超市價格的五倍;居民樓里那些老的理發(fā)店,剪個頭發(fā)只需要十元錢,但是進一些高大上的理發(fā)店去,同樣的頭發(fā)需要幾百元;在居民樓下購買的西瓜只要兩元錢一斤,一個西瓜十多元,但是到了KTV去點個果盤,同樣一個西瓜切出來需要幾百元。

餐飲行業(yè)也是一樣的:市面上早餐的包子,五毛錢一個,而鼎泰豐的包子要幾十塊錢一個,是早餐包子的幾十倍;在成都路邊的炒菜館,一盤回鍋肉只需要十八元,但是到某酒樓里面,一盤同樣的回鍋肉卻賣一百二十八元;在河邊小館子只需要十多元一斤的野生小魚,到河鮮館卻動輒幾百元一斤……

通過這些例子可以看出,在一個完全的市場經濟環(huán)境里,餐廳擁有完全的自主定價權,價格高低沒有所謂的“行業(yè)指導”,它沒有對錯,甚至沒有合理不合理,這里面只有一個標準:那就是消費者是否認賬——凡是消費者認賬,愿意買單的,那就是合理的價格;消費者不認賬,不愿意為之買單,那就不合理。

恰好呢,餐飲行業(yè)就是這樣一個完全市場化的行業(yè),開一家餐廳的菜品定價權,全在老板自己手里,定價高低,完全看老板怎么看待自家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以及對消費者市場的理解程度:有些餐廳走薄利多銷,有些餐廳賣環(huán)境,有些餐廳賣服務,有些餐廳賣裝修,有些餐廳賣味道,有些產品賣噱頭。

依照這個邏輯的話,明星餐廳以自身的明星光環(huán)作為賣點,并因此去決定他們自己的價格,也就無可厚非,只要有他們的粉絲愿意為之買單,那就完全沒問題,我們如果不是他們的粉絲,不愿意為他們的高價菜品買單,沒關系,我們選擇不去消費即可,可以選擇更符合自己需求的餐廳去就餐。

當然,作為消費者,雖然無法直接干涉餐廳的菜品定價,但實際上也會最終影響到這些餐廳的存活,畢竟,餐飲是一個相對理性的行業(yè),好吃不好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評判標準,也有充分自主的選擇權利,在國內,明星開餐廳的案例還有很多很多,但是絕大多數明星開的餐廳都失敗了。

黃曉明開的奶昔店賣58元,開始說要開一百家店,結果呢?現在上海分店已經歇業(yè),百家目標也沒人再提;韓寒的餐廳很高興遇見你,在最開始也是全國開店,結果呢?現在還剩下有多少?郭德綱開的郭家菜也同樣是雷聲大雨點小,這一切都不是老板說了算,而是消費者說了算。

因此,如果我們覺得一家餐廳的菜品不好吃,價格貴了,不去消費就行了,如果大家都是和我們一樣的看法,那么這家餐廳不管誰是老板,都活不長久;相反,如果我們認為各種不合理,但是人家就是每天排隊,生意年年都很好,那么也是需要我們去冷靜的反思:是不是我們不是人家的目標消費者而已呢?

身為餐飲老板,我能理解孟非作為餐飲老板說那番話的苦衷,我相信,全國幾十萬餐飲老板里,絕大多數都感同身受,確實如他所言:現在很多平臺里面的評論,都有很多不負責任的評論,尤其是對一些知名餐廳的評價,總會有人以唱反調來彰顯自己與普通消費者的不一樣。

比如昨晚我們成都本土餐飲行業(yè)最有影響力的超級小豬,他就寫過一篇關于這個問題的文章,他把這種人統(tǒng)稱為“假老練”,景區(qū)的餐廳,他們一概說是騙外地游客的;當地生意好的,他們總說旁邊哪兒哪兒才更好;人家經濟實惠的,就說吃東西的都是貪小便宜的……

這些不負責任的評價,對于寫評價的人來說,可能只是幾分鐘的發(fā)泄,但是對很多餐廳來說,則意味著很不好的影響,尤其是對于那些依賴平臺的餐廳,一個一星差評會抵消掉他們幾十個五星好評的權重,一旦差評多了,這些餐廳在排名上就會被降級,將直接影響到店內的生意。

也正因為如此,大家才可以看到很多餐飲老板,都非常在意各大平臺上的消費者評價,大家都想聽到來自消費者的真實評價,哪怕是不好的評價,這對餐廳的改進是有好處的,但是對于非真實的評價,也就是明顯都沒來過店里消費就評價的,對于餐廳來說,就非常痛苦,因為你回復都不知道如何回復。

因此,今天這篇日志,其實是借黃粱一孟火鍋店的這件事情,表達我對餐飲評價的看法,我們餐飲老板和孟非一樣,希望能獲得來自消費者真實的評價,這不僅對我們餐飲商家改進工作有好處,其實也對消費者有好處,因為如果網上的虛假信息太多的話,作為消費者可能就很容易被誤導,而做出錯誤的選擇。

至于黃粱一孟這家火鍋店的菜品到底貴不貴,味道到底好吃不好吃,我覺得在這場討論,反而是最次要的問題,因為如果我們覺得他家的菜品貴,東西不好吃,那么我們選擇不去消費即可,大家的重點,我覺得大家的精力,其實可以用來討論如何更好的做出消費評價這個問題上。

這可能更有價值哈。

本文來源:紅餐網 ,由餐飲界www.thebridgeofsanluisrey.com整編報道,轉載請注明來源!

1.餐飲界遵循行業(yè)規(guī)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餐飲界的原創(chuàng)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餐飲界",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餐飲界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餐飲界編輯修改或補充。


媒體官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