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刷爆朋友圈的高逼格店,居然是賣包子的?專欄

餐飲界 / 劉宇杰 / 2016-01-20 09:50:00
今天,我們不分享經(jīng)營,我們換一種調調,分享一家高逼格的包子鋪。人都是要有夢想的,萬一實現(xiàn)了呢?

今天,我們不分享經(jīng)營,我們換一種調調,分享一家高逼格的包子鋪。人都是要有夢想的,萬一實現(xiàn)了呢?

400多方的店面,設計成這樣,讓小城君萬萬沒想到的是,這里賣的竟然是,包子、小餛飩、豆?jié){、油條,你可以想像一下,在這里吃包子是怎樣一種體驗……

一覺醒來,饑腸轆轆,這時你的選擇是什么?在小編看來,最理想的早餐搭配是一屜小籠包,配一碗熱乎乎的小餛飩,或者一碗甜甜的豆?jié){,簡單又美味。如果時間匆忙,買兩只肉包拿著走,也行??傊园泳褪且患貏e平凡,特別日常的事兒。然而上周末,小編的朋友圈被一家包子鋪刷屏了。簡單總結一下信息量:杭州要開一家高逼格包子鋪,老板請了一群朋友先去內測。“內測”兩個字用在包子身上,吃貨們完全坐不住了,再配上前期流出的店鋪照片,文藝青年們也坐不住了。你們懂的……這種事當然要第一時間趕去湊熱鬧。

這家“包子鋪”,叫做“食課”。就之前朋友圈流出的圖片看,有點兒安縵酒店的隱逸和自然,又有點兒MUJI的簡潔樸素。來吃飯當天,服務生手里的點菜本,真的就是MUJI的。不僅如此,這里絕對是全中國逼格最高的“包子鋪”:開化深山運來的土豬肉,真正自然生長的有機菜,蒜蓉辣醬是后廚每天新鮮剁出來的,吃飯的碗,一水是能擺進美術館的那種藝術品,連蘸醬油醋的碟子都來自張永和的餐具品牌JIA……偷聽到鄰桌一位男士是這樣對女伴介紹的:“本來想帶你去宴西湖的……”補充一句,宴西湖是外婆家的老板吳國平新開的高逼格餐廳,也是400平米,花了800萬裝修,卻只有50個位置,據(jù)說已經(jīng)訂到了一個月后。

UTT的創(chuàng)始人包冰,和另一位創(chuàng)始人吳永紅,為了解決自己吃飯的問題,在自家樓下開了一間“食課”,沒想到就這樣刷爆了文藝青年們的朋友圈。五年前,包冰還在做房地產(chǎn)營銷時,吃的最多的是外賣和快餐。而現(xiàn)在,在家處理好郵件之后,她就可以晃到樓下“食課”吃一客燒麥、來一碗小餛飩。食材干凈、放心,口味清淡、舒服,這樣的生活讓她每一天都充滿了幸福感。自從和好友吳永紅開起了家居店UTT,包冰就像換了一種活法。UTT,全稱是Under The Tree——不僅僅意味著原木材質,更是因為,在很久很久以前,故事大多是從村口的大樹下開始的。從家居店到開一家餐廳,這個想法,最初就是身邊的幾個朋友念叨起來的。家住濱江的幾個設計師朋友,生活半徑差不多,周圍沒什么好餐廳,每天大家都會發(fā)愁吃什么。這件事情,讓包冰和吳永紅也心心念念了很久,后來一想,不如開一家自己的餐廳吧。

餐廳的設計由陳飛波一手完成。混杭州文藝圈的人都知道,蜜桃咖啡、牛仔廚房、速寫,都是他的作品。

“食課”這個名字也是他取的,意思是,在這個空間,重新學習如何“吃”。關于“食課”這個Logo,一開始,陳飛波是按照篆書來設計這兩個字的,但字形出來之后,又覺得味道不夠,總好像少了某些氣韻。于是,包冰找到了頗有才氣的書法家肖慧。肖慧一氣呵成,如有神助一般寫下了這兩個字。那天一直到凌晨三點多,包冰才帶著寫好的字從紹興趕回杭州。雖然與餐廳一墻之隔的UTT也是陳飛波的作品,但考慮到家居零售店和餐飲空間的功能需求不同,他進行了全新的設計。陳飛波希望,這個空間能夠從一定程度上代表中國人自己的本土文化和傳統(tǒng)精神,但氣質和感覺上必須要是當代的。

UTT和食課,對比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餐廳空間更明亮、溫暖、質樸。不過,兩處空間在精神層面也有共通之處,延續(xù)了一貫的生活美學——“家里面用這樣家具的人,對食物的要求大抵也會是這樣?!闭f句題外話,自從試營業(yè),陳飛波就把這里當作了自己的食堂。竹、木、水磨石、琉璃燈、黃銅……陳飛波說,自己選擇材料時,首先遵從傳統(tǒng)質樸、可持續(xù)性、純天然的原則——這和包冰選擇食物的理念是一致的??臻g中,竹子這個元素出現(xiàn)最多,卻并不容易發(fā)現(xiàn)。一是墻面的竹板,二是天花板上的竹編,三是大門把手和樓梯扶手的竹竿。

餐桌上,原竹制作的筷子,也在細節(jié)上與此呼應。

樓梯扶手,取自多年自然生長的老梅竹。

天花板上的竹編,是包冰專程跑到嵊州村子里,找老手藝人一塊塊訂制的,每一塊的尺寸都不同。

天平座的吳永紅,對家具和木材的選擇十分用心,吧臺的木料,只有同樣愛玩木頭的人才知道,都是精心挑選的老柚木。

吊了這么半天胃口,終于要說到吃的了。先上一張菜單:

可食用級別的環(huán)保紙打印出的菜單,土豬肉包、素菜包、豆腐包、棗泥包……嗯,果然還是包子鋪。

無添加小麥粉,蒸出來的包子樣子黑黑丑丑的。但咬一口,就像品酒有“后味”一樣,能嚼出甘甜的回味。

筍丁燒麥。35元,5枚。沒有水淋淋的湯汁,清香爽口。蒸屜是專門定做的,連雪白的屜布,也是上好的用料。

牛肉面里藏了一根袖珍有機小胡蘿卜,軟、糯、甜。

食課沒有炒菜,主打的是蒸菜。

油渣蒸芋艿,其實不是杭州人說的那個油渣,而是熬出的肉醬。配一碗稻花香米燜出的木桶飯,特別下飯。包冰說,他們就是想把小時候最簡單樸素的食物帶回餐桌,讓吃的人打開五感,品味食物原本的味道。小城君吃到那只其貌不揚的包子時,想起的是小時候,放學后溜進廚房,灶臺上的蒸籠正呼呼地冒著熱氣,媽媽隨手丟來的、新出鍋的包子,就是這個味道。說說容易,光是為了食材,他們就忙了大半年。做包子、小餛飩、肉圓的土豬肉,是找遍了杭州周邊農(nóng)村,最后跑到開化山里才訂下來的。這些特立獨行的土豬,整日在田間山林撒歡,吃的是瓜果雜糧,肉不帶葷腥,反倒有一種甜香。有機菜,周邊幾個農(nóng)場他們都去看過了,大棚種植的入不了他們的法眼,一定要自然生長的才行。不管做什么,第一大原則是:絕對不能放味精,也不用多余重口味的調料掩蓋食材本身的味道。葫蘆型的小碟,資深吃貨自然懂,來自張永和JIA品牌餐具,一套要288元……模樣不起眼的幾只“土碗”,是藍天、石屏、其弈等幾位年輕陶藝家的手工作品。

打破了會不會特別可惜?包冰說,碎了不會輕易扔掉,而是要用金繕修補,這樣自然留下歲月的痕跡,更加珍貴。在京都,她曾經(jīng)無意間走進過一家開在地下室的咖啡館。店主是一對兒老爺爺、老奶奶,他們也不多說話,只是不慌不忙地送上一杯手沖咖啡。環(huán)顧四壁,咖啡館的木頭墻壁和吧臺已經(jīng)包漿泛光,歲月留下的痕跡,讓這個空間充滿了氣場。

這,其實也就是食課的理想:不求一日爆紅,卻能緩慢生長。


本文來源:一人一城,由餐飲界(微信ID:canyinj)整編報道,轉載請注明來源!

1.餐飲界遵循行業(yè)規(guī)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餐飲界的原創(chuàng)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餐飲界",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餐飲界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jīng)餐飲界編輯修改或補充。


媒體官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