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定價背后容易被忽略的秘密專欄
麥當勞的第二杯半價,消費需求極高卻限量供應以及餐廳特價菜等看似常規(guī)折扣活動,其背后卻暗藏許多經濟常識。餐飲者做促銷不再是隨手拍腦袋做決定,而是理論與實踐結合。
價格歧視
縱觀不少的自助餐廳,不難發(fā)現午餐和晚餐價格不同,有會員卡的顧客和沒會員卡的顧客,消費價格不一樣,麥當勞的第二杯半價等。這些都充分體現價格歧視。
餐飲企業(y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一個必要條件是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此時邊際利潤等于零,達到利潤最大化。在其他條件不變下,當開始增加消費量時,邊際效用會增加,即總效用增加幅度大。每增加一個顧客的消費,就會增加邊際效用。由于中午的顧客相對較少,為增加消費量,必須降低菜價吸引消費者,價格過高,對價格比較敏感的顧客不會選擇中午來就餐。
麥當勞的第二杯背后隱藏的秘密不僅是第二杯的邊際成本比第一杯底,第一杯分擔了店租和人工等固定成本,而是消費者的邊際效用遞減。消費者喝了第一杯之后,口渴程度降低,第二杯飲料帶來的滿足感低于第一杯,因此消費者不肯為第二杯飲料付同樣多的錢。
麥當勞采取了的價格歧視讓消費者以更低的價格享受到了第二杯飲料,同時自己也多賺了錢,雙方都獲得了剩余。
價格歧視還體現在餐飲者為了留住消費者,往往會給消費者辦理會員卡,為會員提供一定的專屬福利,同時對于餐飲企業(yè)來說,能夠更好的了解到會員的消費習性,從而不斷的改善商品或服務的質量,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由于消費者具有異質性,不同的消費者其消費行為也不相同,特別是對價格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此類的價格歧視不會讓非會員的消費者感到任何“不公平”
低價限量供應
對于小米手機消費者第一認知除了性價比高外就是它的饑餓營銷,小米手機的成功其營銷手段占半壁江山?,F在饑餓營銷在餐飲中的運用也無處不在:眼看到吃的人越多,自己就越想吃,越是禁止的東西,人們越要得到手。越希望掩蓋某個信息不讓別人知道,卻越勾起別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這就是禁果效應。
低價限量,即便消費者這次沒有成功消費,甚至是充滿失望和抱怨,但是這只是他們暫時的心態(tài),等到再此推出限量供應,消費者依然會買單。
低價限量供應普遍都會存在排隊現象,等待導致兩種相反的結果:
一種是提高了顧客的期望,但顧客吃到食物的時候對口味的評價降低,因此這類敢于讓顧客排隊的餐廳,必須對它自身的口味有足夠的信息。
另一種是等待本身就可以給人帶來快感,甚至可能比消費本身更令人開心。從這個角度考量,在食物品質相同的情形下,“排隊買來的食物”能夠比“一進店就能吃到食物”帶來的效用更高。
特價菜
對于剛剛餐飲創(chuàng)業(yè)的餐飲者,開業(yè)初期通常都是全場打折,不過這極易造成“自殺”。反觀有的餐館開業(yè)初期只在某些菜品價格上做出折扣,通過“局部低價”對潛在顧客的激勵。
首先由于這家餐館的特價菜,消費者有動力去改變既有依賴,沖著該“便宜”去。其次,只要在該家餐館吃一次,就可能對該家產生依賴,該顧客的消費選項發(fā)生了變化。最后消費者得到的便宜還是會消費在這家餐廳中,特價菜降價的部分虧損已經通過產量其它盈利菜的產量的擴大而得到補償。
小龍坎火鍋推出的一元特價菜豆芽除了在價格上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外,小龍坎認為火鍋的標配不僅局限于毛肚和黃喉,豆芽同樣能俘獲消費者味覺,甚至提升消費者對火鍋認知。
賽百味每日特價是賽百味推出的每天特價三明治活動,賽百味每日特價一天一款三明治只需15元,搭配套餐營養(yǎng)更豐富。每天不同口味特價三明治不僅在價格上吸引消費者,同時考慮到消費者各自不同的需求以及減少消費者極易對單品感到的厭倦感。
本文來源:餐飲人必讀,由餐飲界(微信ID:canyinj)整編報道,轉載請注明來源!
1.餐飲界遵循行業(yè)規(guī)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餐飲界的原創(chuàng)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餐飲界",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餐飲界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餐飲界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