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餐飲大佬也沒能扶起的“網紅”,Win House落敗而走 | 餐見專欄

餐飲界 / / 2019-01-10 17:48:00
日前,有媒體報道Win House旗下的14家門店已全部處于關閉歇業(yè)狀態(tài),讓人感嘆又一名餐飲業(yè)超級網紅倒下,且過程一地雞毛。

餐飲界 餐飲新媒體

日前,有媒體報道Win House旗下的14家門店已全部處于關閉歇業(yè)狀態(tài),讓人感嘆又一名餐飲業(yè)超級網紅倒下,且過程一地雞毛。

據媒體報道,Win House拖欠340余名員工薪資達330萬,房租亦處在拖欠狀態(tài)。其創(chuàng)始人之一林猷澳失聯,或將被移交公安機關以欠薪入罪列入“黑名單”。報道一出,引起業(yè)界一片嘩然。作為永和大王的創(chuàng)始人,林猷澳曾因將豆?jié){油條賣到年營業(yè)額3億而被稱為餐飲業(yè)的神話。而Win House的另一名創(chuàng)始人亦擁有赫赫之名——百勝中國前總裁蘇敬軾,曾帶領肯德基從4家門店擴張至4000多家店。

那么,擁有兩位餐飲大佬支撐的Win House為何會最終走向沒落,對于餐飲品牌來說,“網紅”稱號難道真的“有毒”?

餐飲界 餐飲新媒體

這是曾經紅極一時的Win House

縱觀Win House的發(fā)展歷程便不難發(fā)現,相較于一些依靠概念噱頭紅起來的網紅餐飲品牌,WinHouse明明是想為餐飲業(yè)做點“實事”的。以至于即便在Win House歇業(yè)后,依然有消費者惋惜以后再也吃不到Win House的早餐了。由此可見,Win House確實“紅”之有因,在運營上有著可圈可點之處。

餐飲界 餐飲新媒體

1、新穎的模式

提到Win House,很多人會想起那些曾經在它身上閃閃發(fā)光的標簽,如全日制早午餐鼻祖餐廳、上海的《早午餐圣經》、“一定要去的魔都Brunch餐廳”等等。林猷澳曾說,要用Win House“為都市年輕人打造一個世外桃源”。

2014年,Win House以全新的“ALL-day Brunch”生活方式概念橫空出世,并迅速受到了年輕人的歡迎。

餐飲界 餐飲新媒體

2、符合年輕人審美的用餐場景

WinHouse的整個用餐場景偏輕工業(yè)風,木質桌椅、充滿設計感的燈飾搭配灰黑工業(yè)色調,正是年輕人喜歡的“又低調又時尚”。并且,Win House采用的是半開放式廚房,不僅讓消費者吃得更放心,亦成為整個用餐空間的一大特色,不少消費者都曾在這里打卡拍照。

3、人氣較高的網紅餐品組合

在Win House被報道歇業(yè)后的幾天,粉絲們甚至在網絡掀起了一股“懷念”風潮,僅小紅書就有800多篇筆記,粉絲們紛紛在網絡上直呼再也吃不到Win House的班尼、歐姆蕾、煎餅等餐品。

餐飲界 餐飲新媒體

從Win House的菜單與套餐設計中可以看出,Win House集結的大多是適合國人口味且點擊率較高的美式簡餐,這樣的餐品組合,曾讓Win House在網絡上好評如潮。

4、餐品口感值得點贊

在Win House的套餐中,設有58、68、78三檔套餐,在美式簡餐中,這樣的定價可謂相當具有性價比。更可貴的是,大多數顧客對Win House的餐品口感也比較認可,無論是在社交媒體中,還是在餐飲O2O平臺上,均不乏顧客對Win House餐品口感的溢美之詞。即便在今天,依然有粉絲疑惑這么“好吃”的Win House怎么就突然歇業(yè)了呢?

餐飲界 餐飲新媒體

餐飲界 餐飲新媒體

讓粉絲懷念的Win House為何狼狽收場

場景漂亮適合“打卡”,創(chuàng)新概念符合年輕人的消費趨勢,好吃的簡餐組合網羅不少忠實粉絲,兩位創(chuàng)始人大佬就是營銷的“金字招牌”,Win House可謂集結了一切網紅餐飲必備的元素。然而,就是這樣的Win House卻以令人唏噓的方式狼狽收場,會有著怎樣的原因呢?

1、模式與營收不匹配

曾經,有人曾羨慕Win House不愧為“出身豪門”,在上海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方連開四家。而如今,在回過頭來看Win House的發(fā)展歷程時,不少人提出,運營成本或是Win House出局的關鍵因素之一,其中就包括房租與人工成本。

模式使然,Win House用大氣的用餐空間與貼心的服務提升了用餐體驗,其中,Win House上海月星環(huán)球港店的面積在400平左右。這種重模式運營勢必會導致運營成本的提升,當表面的好營收帶不來好利潤時,“重模式”便成為品牌發(fā)展的絆腳石。

餐飲界 餐飲新媒體

2、盲目擴張

Win House在上海連開4店,此后又快馬加鞭布局北京、武漢、杭州和長沙市場。然而,可惜的是,在之后相繼開業(yè)的店面中,再難現第一家火爆的盛況。

在規(guī)?;恼w趨勢下,不少餐飲品牌會因為初始的成功而迅速開疆拓土。然而,雖然規(guī)模是體現品牌實力的一大表現,當連鎖模式沒有被充分打磨,當賺錢能力還不能被充分地肯定,便急于將模式復制給更多的地域,太過燒錢的頻繁擴張就是一種“自殺”式行為。Win House的沒落,其加速擴張的戰(zhàn)略決定難辭其咎。

3、餐品更新迭代緩慢

一些粉絲反映“Win House的班尼、歐姆蕾等餐品確實很好吃呀”。但是,當大家從始至終總是談論“班尼、歐姆蕾”很好吃時,其實就反映出了餐廳的一大問題——創(chuàng)新緩慢。

總是“老幾樣”的餐品會讓消費者在失去新鮮感過后慢慢喪失消費欲望,特別是對于Win House這樣的美式簡餐來說,人們的初始消費欲望或就來源于“新鮮”,它比中式餐品會更易讓中國的消費者“吃膩”。所以,緩慢的餐品更新迭代會在潛移默化中降低消費頻次,影響消費者的再次消費。

餐飲界 餐飲新媒體

4、忽略了地域差異

名聲在前,在Win House進入北京、武漢、杭州市場時,不少消費者慕名而來。然后,到了卻發(fā)現遠沒有想象中的排隊叫號盛況,甚至有人調侃第一次去Win House杭州店就“包場”。顯然,在這一點上,Win House忽略了地域差異。

較其他城市而言,上海的氛圍更具“小資情調”,文化也更融合,它適合于像Win House這樣的餐飲類型的成長。那么,當Win House走出這片“沃土”時,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也便在情理之中了。

餐飲界 餐飲新媒體

5、管理缺失

有消息稱雖然Win House擁有兩個大佬級的創(chuàng)始人,擁有著豐富的餐飲運營管理經驗與智慧,但事實上,蘇敬軾只是Win House名義上的董事長,鮮少參與實際運營。在Win House母公司音家餐飲的股東名單中也已找不到蘇敬軾的名字。并且,很多分析認為,Win House的敗局是由于眾籌股權分散而導致的管理問題。

餐飲界 餐飲新媒體

2017年,Win House先后上線4個眾籌項目,每個項目的眾籌金額在400-550萬之間,共915人參與,累計眾籌金額1800余萬元。如今看來,眾籌雖不是主因,但眾籌后關于收益率低的質疑,以及其背后反映出的資金問題,卻實實在在反映出了Win House的管理問題。

參某說

Win House的出局是突然且令人惋惜的,因為即便在今天看來,Win House在某些方面的表現依然出色,它有著一些其他網紅餐飲品牌沒有產品靈魂,有著一個較高的起點。但是,或由于過于“膨脹”,在發(fā)展戰(zhàn)略方向的跑偏以及一些管理細節(jié)方面的缺失,讓Win House把手中的一把好牌慢慢“打爛”了。

Win House的敗局與“網紅”無關,這樣的Win House,值得每一個餐飲品牌警戒!

原創(chuàng)聲明:本文作者大箏,由餐飲界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來源餐飲界(canyinj.com ),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1.餐飲界遵循行業(yè)規(guī)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餐飲界的原創(chuàng)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餐飲界",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餐飲界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餐飲界編輯修改或補充。


媒體官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