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外賣品牌夾縫中求生存,“堂食+外賣”兩條腿走路才是正道餐企新聞

餐飲界 / 焦逸夢 / 2017-10-20
線下可以選擇各式美食,線上也可點外賣...各種快閃店更是層出不窮,顯然,在這個時代,堂食+外賣兩條腿走路才能更快。
餐飲界

兩年前,做純外賣的商家還賺得盆滿缽滿,而如今外賣平臺的補貼大戰(zhàn)結束,品牌快餐企業(yè)開始“倒灌”外賣市場,純外賣品牌哀鴻遍野,能夠留下來的屈指可數(shù)。

簡單統(tǒng)計了一下,美團和餓了么兩大外賣平臺綜合排序的前20名中,幾乎沒有一個商家是純外賣屬性的。

純外賣品牌“焦耳川式快餐”和“優(yōu)糧生活”等有幸活了下來,并被平臺賦予了“品牌”的標簽,要與更多的優(yōu)質商家如嘉和一品、金百萬這樣的餐企一較高下。據(jù)了解,今年焦耳在北京通州萬達開了首家線下店。

純外賣模式在前幾年還受到餐企和媒體的普遍追捧,為何現(xiàn)在幾乎從天堂跌到了地獄?

筷玩思維認為,現(xiàn)在的線上獲客成本越來越高,品牌的頭部效應愈發(fā)明顯,純外賣品牌實在是在夾縫中求生存。

純外賣模式風險高,成本結構有缺陷

平臺上早期的外賣品牌大多是一些有知名度和口碑的線上品牌,中期隨著平臺開始燒錢教育市場,大批的純外賣品牌涌入平臺爭奪紅利,靠低價爭奪用戶,自此,這一類品牌迅速成為市場主流。

可見,這類品牌的發(fā)家之路,帶著極強的運氣色彩,根基并不牢固,等到平臺大佬拉下臉來,不再倒貼,這些品牌也就被釜底抽薪,作鳥獸散。

再加上國家對食品安全的管控,一大批無證的純外賣品牌紛紛倒下。

但這個市場里,也不全是鉆空子的,也有不少踏踏實實做產(chǎn)品、服務的餐企,但似乎依然逃脫不了消亡的命運,純外賣模式到底被下了什么魔咒?

有的純外賣品牌認真控制品質,比如出現(xiàn)了客單價在29-39元的法國鵝肝套餐,但仍成了炮灰,不少業(yè)內人士都認為高端外賣是一個偽命題,即使吃到了這樣有品質的美食,消費者依然沒有高端的體驗,只會覺得“好貴”。

又要品質又不能太貴,那保證低價高品總對了吧,VC廚事是這樣做的,依然在活了3年后關掉了外賣,這樣雖然取悅了消費者,但它的議價能力還遠未達到,采購成本過高。

此前大家一致認為外賣的成本結構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純外賣品牌確實減少了大頭的門店租金和人工成本,但同時也放棄了街區(qū)的自有流量,要想獲客就得和無數(shù)看不見的線上商家爭奪流量。

而線上流量成本越來越貴已經(jīng)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沒有營銷,就沒有訂單,在一眾餐企大佬的加入下,想讓顧客翻牌子,貌似只能推出滿減活動,但這樣能獲取的利潤著實微薄。

就算外賣店的生意好起來了,那也只是短暫的1-2個小時的生意,在其他的時間,人工成本和空間成本基本都是閑置的,因此,外賣這一業(yè)態(tài)的風險較高。

自建外賣平臺、自建物流團隊=花式作死  

平臺抽成高,并且外賣商家花血本吸引來的流量還是給平臺做了嫁衣,因此,有的外賣品牌開始自建平臺、自建物流團隊。

有人認為,外賣具有極強的互聯(lián)網(wǎng)屬性,就像QQ一樣,服務一個人和更多人的成本是一樣的,它的邊際效應極強。

并非如此,這其實是一個成本驅動陷阱,即每增加一個用戶,運營體系就會重一分,外賣也是如此,新增更多用戶,就得新增更多的配送員,如果外賣運轉良好,還可負擔其成本,一旦訂單下滑,成本的壓力就十分大,這就是陷阱。

更何況,在如今外賣平臺的智能調度技術日趨成熟的情況下,自營物流在效率上也不占優(yōu)勢。

純外賣品牌“大師之味”曾嘗試建眾包物流,眾包物流聽起來很美好,讓“有閑差錢”的人為“有錢沒閑”的消費者服務,但用戶體驗并不好,餓了么、美團早期都嘗試過,最后因為服務、品質、安全性、穩(wěn)定性都無法保證,只好放棄。

自建外賣平臺也有諸多問題,“小鴨哥”是全聚德推出的線上外賣平臺,運營一年虧損超過1300萬,如今已停止營業(yè)。除了業(yè)界公認的200多一只的烤鴨不符合高頻剛需的外賣場景,筷玩思維認為,自建外賣平臺也是拖垮小鴨哥的一個重要因素。

借老爸“全聚德”的光環(huán)獲客量有限,因此,依然要花成本推廣,而建一個APP需要在后臺管理系統(tǒng)、用戶交互設計等方面花費巨大精力,系統(tǒng)還不斷出現(xiàn)Bug,小鴨哥作為一個初創(chuàng)企業(yè),既要支付一大筆技術人員的工資,還要被技術分散精力,前行之路更為艱難。

要知道,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臺的商家和用戶是用動輒燒掉幾個億的代價換來的,其技術團隊的力量更是不容小覷,據(jù)某知名餐企老板向筷玩思維透露,百度外賣甚至可以在用戶下單后,精準預測商家的出餐時間,正負不超過3分鐘。

自建外賣平臺、自建物流團隊的純外賣品牌作為小白鼠已經(jīng)陣亡,剩下的純外賣品牌只好繼續(xù)在平臺的高抽成和微利的夾縫中苦苦掙扎。

外賣鏈條各環(huán)節(jié)產(chǎn)業(yè)化,品牌餐企紛紛發(fā)力外賣,純外賣品牌的供應鏈、運營劣勢凸顯

平臺負責引流和配送,原材料由專業(yè)的供應商配送,中央廚房負責統(tǒng)一生產(chǎn),外賣各環(huán)節(jié)的分工越來越細。

在外賣基礎設施如此完善的情況下,商家進入外賣市場的壁壘提高,純外賣品牌更得拿出殺手锏,焦耳等純外賣品牌之所以能勉強生存,一是切入了痛點,將“肉比辣椒多的小炒肉”、“吃辣點焦耳”為賣點打入市場,二是形成了完善的運營體系,如由中央工廠統(tǒng)一制作半成品,門店只需完成最后一道工序等。

現(xiàn)在活下來的純外賣品牌要么已形成品牌,有了完善的運營系統(tǒng),如焦耳和優(yōu)糧生活,要么就是高度差異化的細分品類,如火鍋外賣品牌“淘汰郞”和垂直夜宵品牌“拼豆夜宵”。

但火鍋外賣和夜宵外賣的入局者還不多,如果品牌餐企進入這一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

純外賣品牌“VC廚事”的團隊在總結其失敗教訓時,說到:內外部運營、營銷、產(chǎn)品、供應鏈、配送、銷售通道、促銷這些都是外賣品牌要考慮的事情。

再好吃的食物消費者都不能天天吃,因此外賣品牌得常更新,優(yōu)糧生活的產(chǎn)品會每個月更新2次,一次更換10%,通過消費者的數(shù)據(jù),找出最優(yōu)的SKU組合。

而菜品的創(chuàng)新需要極強的研發(fā)能力和完備的供應鏈,這也是區(qū)隔一般外賣品牌的重要指標。如今僧多粥少,越來越多實力型的傳統(tǒng)餐企開始發(fā)力外賣,這些年輕的純外賣品牌要想在供應鏈、餐企運營方面領先并非易事。

產(chǎn)業(yè)化是外賣的必由之路,但也需要巨額的成本投入,純外賣品牌能廝殺到最后嗎?

結語  

純外賣模式大勢已去,堂食+外賣反倒更能降低風險,可以自然轉化街邊流量,并且門店立于街區(qū)、商圈等也是一個巨大的廣告牌,現(xiàn)在許多消費者也更愿意選擇有線下門店的外賣商戶,越來越多的堂食店也在慢慢理清外賣和堂食的關系。

而堂食加上外賣這一業(yè)態(tài),會提高門店的坪效和人效。

代表新零售的盒馬鮮生也在以線上線下一體的業(yè)態(tài)引領新潮流,線下可以選擇各式美食,線上也可點外賣...各種快閃店更是層出不窮,顯然,在這個時代,堂食+外賣兩條腿走路才能更快。


本文來源:紅餐網(wǎng),由餐飲界www.thebridgeofsanluisrey.com整編報道,轉載請注明來源!

免責聲明:1.餐飲界遵循行業(yè)規(guī)范,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餐飲界的原創(chuàng)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餐飲界www.thebridgeofsanluisrey.com",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餐飲界或將追究責任;3.投稿請加小編微信canyinj888或QQ237634588。4.餐飲界提供的資料部分來源網(wǎng)絡,僅供用戶免費查閱,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網(wǎng)站在使用過程中產(chǎn)生的侵權、延誤、不準確、錯誤和遺漏等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處理,我們不承擔任何責任。


掃碼關注餐飲界微信號


媒體官方合作